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选手风采展示 ———李嗣龙
2025-06-09 点击次数:3879
李嗣龙,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铜奖。
职业规划目标是:黑龙江省县域二甲医院影像科医生。
风采展示
 
 
生涯故事
儿时,我是村中抓着青蛙想通过解剖一探究竟的稚童,对医学充满浓厚兴趣,梦想着披上那身圣洁的白衣。当我如愿考入医学学府后,却一度对职业规划感到茫然:究竟要成为一名怎样的医生?职业目标该如何定位?是随时代大流,还是坚守本心?职业规划课程为我指明了方向。
通过访谈生涯人物及业界影像学专家,我明确了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就业目标地区——县域二甲医院。针对县域医院“老人多、乡镇患者多、急症多”的特点,竞聘此岗位需具备六大核心胜任力:扎实的专业知识、科研创新能力、教学科普能力、临床实践经验、沟通协作与抗压应急等综合素质,以及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专业知识是我成长的基石。大学四年,我3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8次获校级奖学金,并主动学习中医学理论,通过跨界融合提升影像诊断与综合阅片能力。为提高疑难疾病诊断的精准度,我申报并获批国家级重点领域大创项目,两篇SCI论文被接收,相关成果在与俄罗斯的国际交流中获得认可。
走出课堂与实验室,我将精力投入临床实习。在三甲医院轮转呼吸内科、普外科等科室,积累丰富病例,学习临床诊治逻辑;假期于宾县人民医院影像科熟悉工作流程,确保到岗即能独立操作;在学校附属医院影像科实习期间,完成二百余份影像报告,参与二十余次课程分享,通过分类统计典型影像特征,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临床经验,是我胜任岗位最坚实的底气。
“六边形战士”是岗位对我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我创办生命科学协会,率队赴长春参加3次模拟联合国大会,全方位锤炼综合能力。
我愿做一颗“螺丝钉”扎根家乡的黑土地。如今,我已明晰职业使命与方向——以所学所长,在家乡的医疗岗位上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医生,守护一方健康。感谢职业规划大赛的舞台,让我在梳理成长轨迹中,锚定了前行的坐标。
生涯寄语
针对非医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们或许会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但也正因如此,每一步选择都充满无限可能。作为“过来人”,我想分享几点感悟,希望能为你们的生涯规划点亮一盏灯。
1.认识自己,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2.目标需要拆解,行动需要勇气;
3.终身学习,是应对未来的底气;
4.主动链接世界,机会藏在关系里;
5.健康与热爱,是幸福的底色。
针对医学类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学校
我是学校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