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选手风采展示 ———王志强

2025-06-16 点击次数:5753

王志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肿瘤学2024级博士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铜奖。

职业规划目标是:肿瘤科医生。

风采展示

 image.png

 image.png

生涯故事

癌症如肆虐的风暴,无情地席卷无数家庭,而肿瘤科医生则是穿透阴霾的希望之光。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每百万人口中肿瘤专科医生仅有20余人,巨大的人才缺口凸显出肿瘤防治事业的艰巨性。“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那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立志成为肿瘤科医生的道路,激励我决心以精湛医术守护肿瘤患者的生命健康。

带着这份初心,我开启了漫长的医学求学之旅。从本科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到如今师从娄阁教授攻读肿瘤学博士,无数日夜的拼搏与付出,都见证着我向梦想的靠近。那些被反复翻阅得卷边的教材、实验室凌晨依然明亮的灯火、手术台前全神贯注的专注,都成为我逐梦路上的深刻印记。中国肿瘤专科医生紧缺的现状,时刻鞭策着我不断打磨临床技能。在规范诊疗中,我读懂了患者眼神里对生的渴望;在社区科普时,我握住老人颤抖的手传递关怀;在临床带教中,我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二字承载的责任与使命。

科研道路充满挑战,如同与时间的激烈赛跑。在参与多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中,每一次实验的设计与执行、每一篇论文的构思与撰写,都是我对医学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也让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我明白,作为医学研究者,唯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发现真理的踪迹。

医学事业从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作为党支部书记,我积极策划党日活动;作为志愿服务队队长,我带领团队开展抗癌科普;在学生工作中,我组织各类医疗服务活动。这些经历让我懂得,肿瘤科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前沿的科研能力,更要有对患者的深切同理心。曾在寒冬时节同时管理几十位患者,穿梭于病房时,患者一句“看到你就安心” 的信任,瞬间驱散了疲惫与寒冷;在带领学生考研辅导的上百个日夜中,耐心答疑解惑,最终看到他们成功上岸的喜悦模样,让我感受到医学精神传承的力量。

从踏入百年医学殿堂至今,在实验室与手术台的十余载淬炼,让我成长为一名兼具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仁心大爱的医者。尽管中国肿瘤防治事业仍面临人才短缺与诊疗难题等重重挑战,但吴孟超院士的精神激励、患者的殷切期待、团队的携手共进,都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当白大褂上的党徽与医徽交相辉映,我深刻领悟到:医者生涯,就是将个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化作守护生命的光芒,让每一个被癌症阴影笼罩的家庭,都能在医者的守护下,重见希望的曙光。

生涯寄语

晨光熹微时埋下的种子,终将在日复一日的灌溉中破土。大学不是象牙塔,而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渡口——在这里,你要在典籍中打捞智慧,在实验室触摸真理的纹路,更要在社会的浪潮里找准航向。时代的齿轮转动不停,不妨把个人理想熔铸进“健康中国”的蓝图,在乡村义诊的脚印里读懂责任,在科创竞赛的淬炼中突破边界,在基层调研的汗水中褪去迷茫。生涯的答案从不在空想里,而在每一次勇敢的尝试、执着的坚守与热血的奔赴中。愿你们以行动为舟,以热爱为帆,在属于自己的征途上,让青春与时代的星光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