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东北石油大学-用大庆精神引领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2023-03-22 点击次数:2582
东北石油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坚持“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围绕油气行业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信念坚实、基础扎实、为人朴实、工作踏实”的高水平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家国情怀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健全“课堂主导—日常养成—文化感染—实践延伸—就业导向”大庆精神育人模式,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开创“三个结合相互融通、三大行动贯穿始终、三支队伍全员参与、大庆精神特色鲜明”三全育人新局面。
实施“导就业、强就业、促就业”大庆精神导向教育,引导毕业生把大庆精神外化为扎根基层就业的具体行动,将职业选择和祖国需要统一起来,扎根东北、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东北多、西北多、海上多”的态势,近十万校友建功在油田,近十万校友扎根在龙江,近万名校友奋斗在西部。
二、锚定行业地方性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需求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聚焦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行业发展需求,以就业质量倒逼招生规模、专业调整优化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陆续停招社会需求不旺的专业。2022年,新建2个省级产业学院,新增1个页岩油微专业,新增5个专业融创班招生,调减与社会需求不符,就业不佳专业的招生计划。
二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进校地企创新联合。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龙江急需,服务“五大安全”“六个强省”“四大经济”,主动布局CCUS、智能装备制造、智慧油田、黑土地保护、双碳驱动等战略新兴方向。围绕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与大庆油田等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重大突破;以“能源与新材料”为主的黑龙江省实验室建设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和支持。
三是对标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学校把企业需求标准、国家专业建设标准、专业认证标准紧密融合到一起,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一体两翼三融合为核心,构筑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12月底,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校企协同育人”创新论坛,并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共建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的合作意向。
三、坚持“四送四进”就业工作法,深耕细作提升就业精度温度
一是送岗位进寝室。学校坚持做到招聘需求进寝室,政策宣讲进寝室,调研摸底进寝室,就业指导进寝室。各学院领导,招生就业处干部、毕业班辅导员定期深入学生寝室,耐心倾听学生的求职诉求,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推荐优质就业岗位,细心讲解求职面试技巧,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求职。
二是送帮扶进家庭。学校利用寒假的窗口期,组织各学院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和招生就业处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就业家访,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将就业帮扶工作做到“家”,“访”出情。同时,学校和各学院在秋招和春招关键时期,组织召开家长就业座谈会。建立家长群的学院,还将招聘信息同步推送到家长群,不断健全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
三是送服务进企业。学校坚持“学校多帮一程,企业少跑一段,学生方便一路”的就业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就业干部来做HR”活动,针对校招需求较大的企业,就业干部主动担当求职“红娘”,打破招聘批次及时间、空间限制,把企业来校招聘变成学校替企业招聘,持续帮助企业开展校园招聘。得益于此,比亚迪、盛虹石化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已经分别签约181人,123人,实现了合作共赢。
四是送指导进课堂。全校推广课前、课后一分钟就业微讲座,专业教师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并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找准职业方向,提高毕业生求职积极性,增强毕业生求职信心。
下一步,东北石油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按照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次调度会的部署,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