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系统全面应用 以信息化赋能就业帮扶工作
2024-05-17 点击次数:11791
为切实做好高校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就业帮扶工作中台账碎片化、归档不完整、帮扶结果不精准、跟踪问效不及时等现实问题,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依托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于2023年底,研发上线了集帮扶电子台账、结果核查、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了帮扶工作省、校、院三级统筹管理,发挥了数字化赋能增效的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实现就业帮扶信息化管理,提升帮扶工作效率
系统基于省平台底层数据库、用户认证体系等基础环境,设置院、校、省三级客户端及“困难生管理”和“帮扶管理”两大模块。院、校两级管理员可以通过添加、导入功能创建困难生数据和帮扶记录,搜索功能查询困难生数据和帮扶记录,修改、删除功能来维护困难生数据和帮扶记录,真正实现帮扶档案电子化、帮扶管理信息化、指导服务规范化,打通了以往多头管理、分散记录、难于汇总等堵点,全覆盖、“一对一”的精准帮扶记录让帮扶工作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大幅提升了帮扶工作效率。
二、实现就业帮扶科学监测,增强帮扶工作效果
系统以图表形式实时显示困难生数据和去向落实率,定时同步全省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就业数据,自动标识未达标数据,帮扶结果可视化。针对帮扶过程不达标、帮扶结果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适时监测,科学预警,重点解决帮扶工作缺乏过程性管理的问题。帮扶过程有迹可循、帮扶结果有据可查,校、省两级管理员可随时了解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落实不力、工作成效不佳的院系及时督促提醒,指导就业工作一线进一步落实就业帮扶“1333”工程,补齐短板。
三、实现就业帮扶精准施策,形成帮扶工作效应
系统具有大数据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针对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辅助管理部门科学指导,聚焦就业帮扶重点人群和内容、精准施策,有效推动就业帮扶工作全员包保责任制的落实,构建了“底数清、措施实、目标明”的就业帮扶工作体系,呈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了良好的精准帮扶促困难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氛围。
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应用系统率达100%,已录2024届困难群体毕业生数据超过教育部下发的基数。其中,已帮扶覆盖率达80%,困难群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50.31%,高于省平均去向落实率2.53个百分点。下一步,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进一步总结系统应用经验,持续优化完善相关功能。同时,要紧紧围绕高校和毕业生需求,依托省平台研发更多便捷、实用、高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子系统,努力打造“数智就业”工程,为我省高校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力”。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学校
我是学校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