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选手风采展示 ———朱泓宇
2025-05-15 点击次数:2438
朱泓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高教组金奖。
职业规划目标是:航天智能复合材料研究员
风采展示
 
 
生涯故事
我的生涯故事,始于一颗仰望星空的心。
我出生于“两弹一星”的发源地——四川绵阳,家国情怀浸润童年。孩提时代仰望夜空,我被“东方红一号”点亮心中的星辰梦想,立志成为像孙家栋老师一样的“追星人”。2023年,我带着这份梦想从西南奔赴东北,踏入了中国航天第一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入学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校园讲述“新质生产力”,引发我对材料专业与国家战略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曾经被戏称为“天坑”的材料学科,为何被赋予如此重任?答案在一次与冷劲松院士的讲座中浮出水面。冷老师讲述团队如何借助智能复合材料,使五星红旗在火星上缓缓展开,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材料的价值——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托举中国深空梦的无形之手。
讲座之后,我主动与冷院士交流,了解到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仍被“卡脖子”,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方向。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投身航天材料研究,攻坚深空探测核心技术。
为了验证这份选择,我积极走访航天科研单位、参与企业座谈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调研岗位需求,最终提炼出四项关键能力,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自己的成长路径。在此过程中,我入选“尖班”七年直博培养计划,与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发展同频共振。
在本科前两年,我坚持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在工程力学竞赛中,经过近百日集训,成为国赛团队唯一大一成员,荣获两项国家一等奖;在国际赛中荣膺金奖、国际奥赛中获国际个人一等奖;项目研究方面,我聚焦深空探测中的智能结构,突破压电驱动精度低、响应慢等难题,项目历时200余天,荣获校级优秀结题;随后聚焦能源供给问题,我带领团队开展纳米超材料结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哈工大科技路演唯一材料结构方向项目。
在材料制备实践方面,我作为冷院士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掌握了多项智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担任企业合作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助力航天散热板项目降本增效。
此外,我多次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就智能材料课题向院士汇报,参与全国交流活动,代表哈工大发声,并积极投身支教、演讲、分享等志愿服务,全面提升科研综合素养。
我深知,通往航天强国之路并非坦途。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我主动跨界修读AI课程,将其融入材料研究之中,为突破瓶颈开辟新路径。结合《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以2030年深空战略节点为目标,规划长远发展,矢志在博士毕业之际,成为支撑国家航天战略的智能材料骨干力量。
从绵阳启航,到哈工追梦,从赤诚初心,到实干磨砺。我将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热血,赓续“两弹一星”精神,投身材料强国、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
生涯寄语
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地去接近它。大学不仅是积累知识的阶段,更是明确方向、探索自我的关键时刻。希望你们能从国家发展的宏图中找准个人定位,把专业所学融入时代所需。主动参与科研、竞赛、实践与调研,在真实的挑战中磨炼能力、坚定理想。生涯规划不是一纸蓝图,而是一场场亲历与成长。愿你们以青春为笔,描绘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学校
我是学校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