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选手风采展示 ———智瀚生

2025-05-22 点击次数:2596

智瀚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高教组银奖。

职业规划目标是:核电站操纵员。 

风采展示

image.png 

 image.png

生涯故事

我是智瀚生,一名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  

世界上曾经报道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福岛……这些名字仿佛成了危险的代名词。但高考那年,我在一篇报道中读到:中国核电自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创造了30余年零重大事故的纪录。这背后,是无数操纵员用“万无一失”的严谨筑起的安全长城。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核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安全的漠视。而中国核电人,正用行动证明:安全与责任可以并存。  

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这里被誉为“核电总师的摇篮”。我想追随老一辈核工业人的脚步,成为那道守护核安全的“终极屏障”。

大学三年,我吸收专业知识。不是为了分数,而是深知:未来面对的是反应堆的安全,任何知识漏洞都可能成为隐患。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学期间,我背上行囊,辗转海南、霞浦、田湾、辽宁的核电站见习。操纵员前辈带我们巡检设备,每天14公里的步数记录里,藏着他们对每一颗螺栓、每一条管道的了如指掌。在辽宁核电站的全功能模拟机上,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事故处理”——冷却剂泄漏的警报声响起时,脑海中迅速闪过课本里的处置流程。当系统显示“危机解除”时,我明白,核电人的心跳就是要和反应堆同频。  

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十四五规划中,核电装机容量计划增长40%。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核电站点亮万家灯火,也需要更多“黄金人”驻守偏远厂区。我常想象自己站在主控室里的样子:面前是距堆芯仅50米的控制台,身后是110个系统、十万台设备,而我的每个操作,都关乎千钧重任。未来的某天,值长将授权书递到我手中时,我接过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句镌刻在心的誓言——“中国核电,永不溃堤!” 

生涯寄语

人生的旅途无需与他人竞速,每一程跋涉都镌刻着独特的意义。面对学业压力,请以平和心态将焦虑转化为前行动力,知识的积累与沉淀自会为未来铺就坚实道路。学习是自我完善的阶梯,生活是滋养心灵的土壤,既要脚踏实地精进学业,也要用心体味成长中的点滴美好。

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有人擅长破晓时分的思维迸发,有人习惯深夜灯下的静心钻研,不同的节奏终将谱写出同样精彩的人生乐章。不必困顿于暂时的迷茫或挫败,那些为实验反复推敲的严谨、在图书馆专注求索的坚持,都将沉淀为突破困境的底气。

望诸君保持独立思考的清醒,珍视自身特质与潜力,在求真务实的治学中锤炼本领,在真诚温暖的生活中丰盈灵魂。青春当如竹,既要有向下扎根的耐性,亦不失向上生长的锐气。时间终将证明:你们认真书写的每一页,都是对青春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