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学生毕业时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就业。这个严峻的问题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压在很多艺术毕业生的肩膀上。那些年的“艺考热”加上各大院校的开设专业和学院大力扩招,使得这几年的艺术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
艺术学科的岗位不够多,很多人选择了转型,这就意味着大学的成果无法学以致用,进入公司后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这就在竞争中输给了那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艺术专业的教学成本高,所以艺术生们的学费都偏高,并且艺考前期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很多家长省吃俭用供孩子学艺术,最后毕业了无法从事本专业工作,并且比一些学费较低的普通专业毕业生还略逊一筹,这使很多家长和同学不甘心。就业岗位少,转行不甘心。很多艺术专业的同学就打起了升学的主意,这个点子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绝对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一面避开了就业难的锋芒,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学历,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可是考研,就真的相对于直接就业的形势要乐观吗?
其实升学对于个人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就业,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心理状态。高学历艺术人才,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工作,这些并不能直接指导实践,那么走向工作岗位,对新业务的熟练程度和本科生差不多,只是理论比本科生强。那么作为用人单位,此时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本科生差不多,而本科生的待遇还较低,所以就不会采用研究生。说实在的,绝大多数的岗位本科生足以胜任,所以不要以为上了研究生就好找工作,很多单位是不愿意录用的。因为考研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想深造,有的就是跟风,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找工作。所以就要想想,你的这个专业和工作有多大关系?其实有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需要考研。并且本科生不要担心就业和专业不对口,比如学的播音,电视台里全都是主播,岗位相当饱和,人家还多干了好几年,这对新手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干一个和主播不相干的工作,比如当文秘,这普通话好,倒成了特长。要让专业变成特长。建议现在有些大学生,如果真是为了就业的话,还不如拿出两三年的时间,哪怕没有工资,多增加一些工作的经验,不要轻易去考研,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眼下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具体到每个大学生身上,不妨降低身价。就当这四年,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是为了将来用的,干点稍微工资低的工作,也没什么。因为人生,要长远看,不能光看眼下这五六年,没到四五十岁,你还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是什么样呢。没准你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是在为你将来一步步往上走,在积攒动力。要先就业,再一点点择业。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我是管理员
我是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