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k1体育
为全力做好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暑假期间,k1体育和省内各高校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供需对接精准度,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
PART1
聚焦岗位供给
服务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问需于校,列出走访企业行程“菜单”,采取统一和自主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请回来,链接政校企和校友资源,深度挖掘就业岗位。各高校书记、校长带头“走出去”,带动学校院系“动起来”,努力提升校企对接效率与质量。暑假期间,省、校、院三级走访省内外用人单位3689家,新拓就业岗位2.7万余个,其中,校级领导走访736次(走访省内单位432家,新拓省内就业岗位4161个;走访省外单位658家,新拓省外就业岗位6288个)。二级学院走访1629次(走访省内单位1022家,新拓省内就业岗位6407个;走访省外单位1577家,新拓省外就业岗位10750);向有就业意愿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16266条次。
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等高校借助参加省外引才推介会、校企洽谈会的机会,向用人单位代投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简历5669份,帮助毕业生打通求职最后一公里。
聚焦需求调查
服务教育事业发展
各高校以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载体,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用人单位走访调研,签订校企合作协议425份。在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就业、产教融合等方面对标供需差距,通过召开座谈会、校友反馈等方式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横向科研合作、互派导师等多种形式融入区域行业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就业新空间。
齐齐哈尔大学与北京、温州等地近40余家企业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学生就业和人才合作等事项;黑龙江科技大学组织20个调研组赴18个省份开展交流推介活动,并与泰州市人社局签署人才工作站协议,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哈尔滨华德学院与昆山开发区人社局及15家名企意向建立“华德-昆山产业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浙江缙云县人社局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出针对缙云县产业的“行业+语言+专业”模式就业方向;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赴行业领军企业深度走访洽谈,合作共创育人项目,启动了东方雨虹工匠学院、智慧水务VR虚拟仿真软件(北控)、新道“数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等建设项目,为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PART3
聚焦就业属性
服务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各高校借助政校企交流平台,围绕高校优势专业资源寻求校企合作切入点,实现高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双向共赢,以实际行动将人才培养融入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省内企业专场访企拓岗促就业座谈会,与哈尔滨香格里拉酒店、大庆沃尔沃等多家公司就推动学生留省就业,增加企业人才储备等达成合作意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优势,不断加大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力度,积极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招生领域“强农计划”为突破口,推动毕业生在垦区就业;黑龙江东方学院与哈尔滨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发展新路径,为本土企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黑河学院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教育局等单位签署校政企合作协议21份,为师范类毕业生实习和留省就业搭建平台。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哈尔滨创投集团、哈尔滨丁香人才发展集团开展交流合作,明确将围绕“产教融合、就业创业、科创孵化”三条主线,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七台河职业学院与鸡西市卫健委共同召开毕业生推介座谈会,与当地20余家医院深入交流,为医疗卫生系毕业生拓展更多就业岗位,为缓解地方医院医药卫生类人才短缺等问题给予有力支持。
截至8月31日,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我是管理员
我是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