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的网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简历,展示其在多个领域的才华和业绩,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模仿。有的求职者以这一简历为模板,完善自己的简历。这样的风潮,折射出一些青年求职者的深层次需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按照网红作自我介绍的手法写“创意简历”,反映出了一些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更好展示自我的意愿。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简历格式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一些求职者的需求。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自我介绍,可以展示求职者的多种才能和独特魅力。个性化的自我介绍,也能体现他们对求职的认真态度和对职业的热爱,从而帮助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不过,这种模仿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过度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可能导致求职者忽视简历的本质--展示个人能力、介绍工作履历的有效工具。如果求职者过于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了内容的质量,那么这样的简历很可能让用人单位感到眼花缭乱,无法真正了解求职者的实际能力。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求职者应确保简历内容的真实性,不能虚构个人履历。有的求职者一味追逐潮流,使用夸张的语言乱写简历,或者编造工作经验和奖项。这不仅违背诚信原则,也会损害求职市场的公平性。如果求职者凭借假学历、假工作经历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则会构成欺诈行为。求职者在优化简历或制作个性化简历时,应当尊重事实,在此基础上突出竞争优势、反映真才实学。
总之,求职者制作简历,既应注重形式创新,也要确保内容真实,既要展现个性魅力,也要坚守诚信原则。同时,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时也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作者:余明辉 【纠错】责任编辑:李明宇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