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9月22日-9月28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主任汤泰青、专任教师张妍、辅导员刘莹赴沈阳、苏州、哈尔滨三大产业集聚地开展了专业调研与校企交流行动,先后走访了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诺德凯(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迅德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汇川技术、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宇龙友力科技有限公司及哈尔滨九通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为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产教融合推进提供关键支撑。
明确考察方向,锚定人才培养核心目标
此次考察紧扣学院专业发展与学生就业需求,以 “摸清企业底数、对接人才需求、搭建合作平台、优化培养方案” 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七大方向开展工作:一是调研企业基本经营状况与行业发展动态,把握电气领域产业趋势;二是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类型与岗位要求,为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三是沟通校企合作意愿,探索实习实训、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四是收集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推动教学改革;五是推进现有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学生实习质量;六是挖掘新的实习合作资源,拓宽学生实践渠道;七是探讨产教融合路径,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考察行程按地域精准划分:9 月 22 日 - 23 日聚焦沈阳,重点检查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的学生实习情况,推进产教融合项目;9 月 24 日 - 26 日深耕苏州,走访 6 家行业代表性企业,同步完成实习学生探访与招聘需求对接;9 月 27 日 - 28 日扎根哈尔滨,考察本地实习实训基地,为区域化实习合作铺路。
实地走访探实情,多地考察结硕果
沈阳:心系实习学子,敲定课程合作新举措
在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考察团队首先与该公司黑龙江区域总监赵海飞围绕嵌入式技术人才培养展开深度座谈。据了解,目前有 3 名 22 级大数据专业、3 名 22 级电气专业学生在此实习,实习内容以嵌入式技术学习为主。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还额外开设简历优化、招聘策略讲解等就业帮扶课程,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内推机会,助力学生顺利衔接职场。
团队与实习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发现,学生对未来就业规划清晰,计划于 11 月启动求职。考察人员重点强调实习安全注意事项,同时督促学生提前筹备毕业设计开题工作,鼓励学生主动把握就业机遇。此次座谈还达成一项重要合作共识:华清远见计划于 11 月派遣资深工程师赴校,开展嵌入式技术专题课程教学,将企业一线技术与经验直接融入课堂,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落地。

苏州:多企联动拓资源,实习就业双丰收
苏州作为智能制造产业核心城市,汇聚了多家与电气专业高度契合的企业。考察团队在此密集走访 6 家企业,收获颇丰。
在诺德凯 (苏州)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重点了解 23 级毕业生在岗表现,企业反馈毕业生专业能力扎实、适应能力强。同时,企业透露当前急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且因发展态势良好,计划于十一后首次赴校开展现场校招,为学院毕业生新增优质就业通道。
 
苏州迅德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汇川生态链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自动化系统、机器人、PLC、视觉等多个高水平实训室,可同时容纳 200 人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目前该校有 3 名学生通过线上招聘会参与该公司免费培训(针对在校大学生的 “汇英计划”,培训周期 45-60 天)。团队特意提醒学生,因培训免费,需谨慎签署与企业的各类协议,后续择业时需确定意向企业后再签订三方协议,避免因违约面临 3000 元违约金及失去就业推荐资格的风险。双方还就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达成初步意向,后续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模式,包括学生实习、共建实验室等。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浪潮服务器苏州智能制造基地)则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实习岗位,涵盖自动化技术员、维修技术员、设备调试技术员等,专业要求覆盖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多个工科领域。企业明确,应届毕业生实习 6 个月以上可转正(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当前急需设备工程师 50 人、维修测试人员 100 人、质量和班组长 150 人,且工作 1 年后可晋升为助理工程师。薪资待遇方面,实习工资 2500 元,加班工资按 1.5 倍(平时)、2 倍(周六)计算,提供免费食宿及政府人才公寓(6-8 人间),苏州政府还为应届生提供每月 600 元(本科)、900 元(研究生)的住房补贴,企业离职率较低,就业稳定性强。该企业同样计划于十一后赴哈尔滨招聘,学院学生可积极参与。

此外,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已有多名学院毕业生通过 “汇英计划” 或校园招聘入职,企业计划持续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岗位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男生(需长期出差),2024 届毕业生月薪达 8000-9000 元,五险一金齐全且包吃住。汇川技术(由于涉密单位不能拍照)重点招聘一线操作工(大专学历)与研发人员(985硕博士),团队实地参观了其生产厂区,由于涉密不允许拍照。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展示了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 PLC 综合实训平台,以及可用于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嵌入式 ROS 实训开发平台、人工智能基础实训系统,为学院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设备选型参考。



哈尔滨:深耕本地资源,完善实习基地布局
考察最后一站,团队聚焦哈尔滨本地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就近实习搭建平台。
在哈尔滨宇龙友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明确可承接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费用为 60 元 / 人 / 天,且拥有可与智慧树平台对接的线上课程。虽无统一住宿,但可协助租赁附近禧龙宾馆。此外,企业还能提供师资培训与社会培训(社会培训周期 4 个月,前 3 个月线上、后 1 个月线下实操,费用 18000 元 / 人,培训后就业范围覆盖东北区),合作模式灵活,可实现 “设备邮寄到校 + 工程师入校授课” 或 “学生赴企业学习”。

哈尔滨市九通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则拥有两个实习地点:厂区主要接收哈尔滨本地高校实习实训,另一处新建厂房(设备将于 11 月陆续到位)可承接外地高校学生,并能解决食宿问题(住宿环境优良)。企业可提供 PLC 实训、电工基础、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定制化实训项目,目前正通过抖音、快手开展直播课程,为后续线上教学合作提供可能,具体实习实训费用待企业进一步核算后确定。

核心发现与行业洞察,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
此次跨地域考察,不仅为学院新增多个潜在实习合作企业,更让团队对电气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从行业动态来看,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技术成为当前电气领域核心发展方向,企业对具备 “理论 + 实践” 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尤其是掌握 PLC 编程、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的技术人才。
从校企合作层面,多数企业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愿意通过 “企业讲师入校授课”“共建实验室”“定制化实习培训” 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且部分企业(如华清远见、迅德斯)已形成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可直接借鉴推广。同时,苏州、哈尔滨等地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如住房补贴),也为吸引学生留在当地就业提供了助力。
从学生实习与就业情况来看,目前在外实习学生整体表现良好,对未来规划清晰,但仍需学校加强实习安全管理与就业指导,尤其是协议签署、违约风险规避等方面的提醒。此外,企业普遍反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仍有提升空间,需学院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此次沈阳 - 苏州 - 哈尔滨专业实习建设考察,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院将根据考察成果,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协议签署、实习基地挂牌,同时结合企业意见建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电气人才奠定坚实基。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我是管理员
我是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