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处变化!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变化解读
2025-10-21 10:02
来源: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点击次数:14
| | |
|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目标同为打造“大课堂、大平台、大市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 | |
| 湖南省教育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承办。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承办。 |
| 组别: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 | 组别: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 |
| 选手700人,成长赛道350人,就业赛道350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各组别每所学校入围不超过1人。 | 选手750人,成长赛道400人,就业赛道350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各组别每所学校入围不超过1人。 |
| | |
| | 细微变化:将“动态调整”变为“优化改进”,强调的不仅是调整行为,更是反思、评估和迭代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反思复盘迭代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 | 细微变化:结构微调,分值权重不变,职业目标维度中,新增“深入调研并准确把握……发展路径”的要求,强调对职业的深度认知而非简单的目标设定。 |
| | 设立详细的网络评审(100分)与现场比赛(100分)标准,涵盖课程定位、团队、内容、创新、成效等七大维度。体系化建设:为高校生涯课程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可量化的“金课”标准,将有效引导各校补齐课程建设短板,促进教学规范化与创新性。 |
| | 新增就业育人活动,与课程教学赛道呼应,强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1、教师课程教学赛道两年一届,新一届恢复的教师赛道实现从“学生竞技”到“教赛联动、系统赋能”的升级,构建了“学生成长(成长赛道)”-“学生求职(就业赛道)”-“课程与教师支撑(课程教学赛道)”的黄金模型,使得大赛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育人体系。2、总决赛选手人数从700人增加到750人,成长赛道总决赛人数由350人增加到400人,就业赛道不变,仍然为350人,符合大赛实际情况,成长赛道报名人数高于就业赛道,同时契合大赛初衷,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3、评审规则变化不大,成长赛道“评估调整”变为“优化改进”,两个赛道各项分值权重不变,就业赛道细则中新增“深入调研并准确把握……发展路径”的要求,强调对职业的深度认知而非简单的目标设定。”,以及教师课程教学赛道多维度考核,都指向对生涯发展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师生关注过程而非结果。4、大赛影响力逐年增长,正在从比赛平台变成教育、实践、招聘、教研的行业生态枢纽,真正成为促进人才供需对接和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抓手。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对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倒推完成教学创新以及成效复盘优化、学生倒推前置职业规划意识 、促进行动,为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铺垫,认真备赛参与可以极大提升职业能力,最后,祝各位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获得多维度的成长:老师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学生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愿大家抬头有勇气,低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