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龙美书院,洋溢着合作与创新的气息。近日,一场承载着深化中俄教育合作、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使命的重要会议——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合作共建“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哈尔滨教学实习基地龙美书院一楼举行。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双方以过往合作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携手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的关键节点,标志着两校教育交流与合作迈入了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新阶段。

研讨会由我校精心主办。会场内,中俄双方代表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鸿飞、副校长金红炜教授,与远道而来的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国际部负责人舒尔金娜·娜塔莉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女士、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系主任科尔帕科娃·塔季娅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女士等嘉宾共同出席。我校各二级学院(厂)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以及俄方师生代表参加了这场富有建设性的研讨。

会议的核心议题紧紧围绕即将共建的“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的宏伟蓝图与发展路径展开。在专题研讨环节,我校各二级学院(厂)负责人充分发挥智慧,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智慧建筑装饰工程学院主任张健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建筑装饰设计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强调了“设计+科技”深度融合在智慧城市构建、智能家居发展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数字动画工厂主任赵云鹏提出了构建“分层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想,旨在通过基础共融、特色互补与项目驱动三大模块,并依托“创意工坊”实践平台,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前沿需求。

设计与科技融合学院主任王艺夫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提出将俄罗斯深厚的传统艺术元素创新性融入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教学,并探索以“产教城”融合发展模式,服务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首府赤塔市的文旅产业升级。

陈海蛟老师建议设立跨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基础课程,大力推行联合项目制教学,并积极探索实现顺畅的学分互认机制,为学子跨境学习提供便利。

王爱君老师则聚焦课程内涵建设,提议共同开发如《数字时代的欧亚设计美学比较》等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深度的核心课程,并着力建设联合教研室,夯实合作基础。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深化人员交流是两校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双方将共同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师生互动机制,推动交流常态化与制度化。具体举措包括:常态化举办“中俄设计创作营”、推行教师“课程共建授课”,建立涵盖短期工作坊、学生交换与访问学者在内的长短结合交流体系。此外,双方还将引入中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联合开展冰雪艺术创作等特色项目,以“以赛促学、以艺交友”的方式增强交流的实效与活力。在科研与产业合作方面,与会教师建议聚焦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寒地环境设计等共同关切领域,联合设立研究课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使合作成果切实服务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国际部负责人舒尔金娜·娜塔莉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女士在致辞中,首先对三江美院的周到安排与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这份情谊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注入了坚定信心。她高度赞赏两校计划在俄罗斯共建“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的战略举措,认为该布局具有前瞻性,将有力推动俄罗斯专业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舒尔金娜女士郑重承诺,回国后将立即组织团队围绕学院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与实践基地建设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并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协同推进合作蓝图扎实落地。

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系主任科尔帕科娃·塔季娅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女士指出,将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等合作项目推向新高度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她强调,必须系统化地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通过建立机制化平台,鼓励双方教师交流经验、合作开发课程并共享数字化资源,从而构建更适合两国学生的融合型教学模式。此举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克服语言与文化障碍,提升专业学习效率,其本质是保障合作办学质量、培育国际化人才,为两国教育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后贝加尔国立大学佐里克托·林奇诺维奇·叶希耶夫认为,后贝加尔国立大学与中方联合举办的硕博培养项目的顺利推进,是双方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中,教师交流已取得“实战”成效:借教师访学之机,双方团队共同参与俄罗斯本地设计项目,在真实任务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创意融合。这一成功实践,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更验证了“项目驱动式学习”在培养国际化设计人才方面的显著价值。俄方据此建议,未来应更系统、广泛地将真实行业项目融入课程,通过工作坊、联合毕业设计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其实践能力与职业竞争力,推动双方合作持续深化。

后贝加尔国立大学教师薇拉·阿布拉莫夫娜发言认为,后贝加尔边疆区的实践证明了地方合作可产生全球性影响。在这一进程中,艺术与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教师则是关键纽带。提升中俄双语教师的素养,就是筑牢这座沟通之桥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年轻一代能否真正理解彼此的文化与历史。

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鸿飞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在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深情回顾了两校源远流长的合作历程。他指出,自双方启动合作办学两年来,通过高频度的高层互访、成功的师生互动、共建“开物工坊”实践平台,特别是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成功举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合作基础日益牢固,合作成果有目共睹。此次决定共建“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是双方在既往成功合作基础上的一次战略性深化与系统性升级,是两校共同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深度融合中俄优质教育资源、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举措。学校将认真梳理、吸纳本次研讨会上大家的宝贵建议,加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各项合作共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期望与俄方同仁携手并肩,将“设计与科技产业学院”共同打造成为中俄教育合作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

马鸿飞特别强调,新建的产业学院将主要面向俄罗斯学生招生,创新性采用“1+2+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三年进入我校进行专业技能强化与实践项目教学;第四年返回俄方完成学业整合与提升。学生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可同时获得我校的专科毕业证书和俄方大学的本科文凭,实现中俄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专本套读”。这一模式旨在破解跨国学历衔接难题,打造中俄职业教育合作互利共赢的新范式,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贡献基层实践经验与智慧。

此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两校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坚守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初心,抓住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时代机遇,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共同谱写中俄教育合作与产教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促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贡献力量,为两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
 我是学生
我是学生 我是单位
我是单位 我是管理员
我是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