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工业学院

2025-07-28 08:52 来源:黑龙江工业学院 点击次数:20165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中俄边境城市——鸡西。鸡西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区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学校坚守扎根龙江东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黑工院精神,励精图治、至善日新,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设施齐备,实验实训条件优越,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3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2个。固定资产总值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各类电子图书120万册。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校政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合体”,经验被人社部推广。是全国首批、全省首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全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全省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第二批试点建设单位。获评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称号,影响力逐步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722人;现有10个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工学15个、文学4个、管理学3个、教育学2个、艺术学2个、法学2个、经济学1个),采矿工程和财务管理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教职工6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90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4个,由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和百名教授领衔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2022年以来,获评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学校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人才培养理念,践行“修德修能、成人成事”校训精神,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紧密对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坚持新发展思路,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校企联合共建了省级石墨现代产业学院和无人机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能就业、敢创业、可创新”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设在校内的“校政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合体、创业园、创新基地、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近年来,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工商银行杯”金融创意大赛全国直通就业奖励、“四煤城”高校各类大赛捷报频传、师生300余项“双创”成果,助力鸡西创新型城市建设。

学校坚持立足鸡西、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与域内多个企业和研发机构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万余人次。建有等离子体生物质材料研发与检测、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2个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矿山破碎机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四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293项;获各级各类奖项45余项;发表论文625余篇,其中被SCI、EI、EI会议、CSSCI、CPCI、CSCD等收录150篇;出版专编著教材等58部;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376项。连续四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优秀分站称号。与鸡西市科技局、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公司、黑龙江省三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等10余个政府部门、省内外企业、兄弟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框架合作协议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书。

进入新时代,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六个龙江”建设,坚守“立足鸡西、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矢志践行“1156”发展思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决落实“两步走”发展战略安排,紧紧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行动”,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敢闯敢创、寻特图强,奋力谱写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篇章。

黑龙江工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0467-2395156、2395157、2395158、2395673